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新闻

莱西市农机局“两个转移”保护性耕作培训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11-14 10:34来源:莱西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点击:
莱西市农业机械管理局通讯员张艳华供稿。

11月9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在这个云淡风轻的好日子里莱西市农机局在马连庄镇泗水村的田地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观摩实训班”,现场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好不热闹!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一边听着农机局技术人员的理论讲解,一边亲眼见证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方法和优越性,频频点头称道。纷纷表示,这种培训方式通俗易懂、“接地气”,要多搞!

保护性耕作技术自2007年开始在莱西市试点,随着连年大力推广,示范区示范带动、培训班宣传发动、新闻媒体专题报道,全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最初试点的姜山镇基本实现了整镇推进,老百姓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基本认可,全市实现保护性耕作作业耕地面积达30多万亩。

但是,高速发展过后,近两年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再推广似乎进入了瓶颈期。客观情况是镇、街道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对上承接部门多、任务重,难以全力以赴进行专门的发动推广;合作社社长、机手在自己作业的范围内都发动完毕,限于专业知识、经营生产需要,推广的积极性不高;通过“村村行”活动进贫困村走访发现,很多村的村支书甚至都不知道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的存在。

由此可见,以往的技术推广培训效果已最大化,传统培训方式存在的弊端开始显现,针对于我市还处于家庭经营为主的现状,莱西市农机局保耕办主动作为,转变工作方式,创新性提出“两个转移”培训机制:一是工作重心转移,培训中心由市里转向地里。以往的方式基本是市里会议室办培训班,“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信息量大,沟通互动不及时。“学生”人群基本固定,“老师”讲干了嗓子,“学生”耳朵听出了“茧子”。现在莱西市农机局搞培训,工作重心下沉到村里、到示范区、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就在老百姓日日耕作的田间地头,跟大家伙拉一拉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怎样实施保护性耕作。这种方式更便捷、更“接地气”,更能够被普通老百姓接受。



二是培训对象由“间接推广者”向“直接实施者”转移。对镇、街道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合作社社长、作业机手的培训效果已经充分达到,再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培训也难再取得明显的推广效果。


莱西市新型培训模式是以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为中心,召集周边镇、村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民代表进行现场解说,将保护性耕作具体耕作流程一步一步教给大家。

而村支书、村主任作为村里的“带头人”,首先在自家土地上开展保护性耕作,作为“样板”展示给村民。一方面村支书、村主任在村里的威信可以起到直接的宣传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节本增效、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蚯蚓数量等效果也能直观的展示在广大村民眼前,“说的好不如做的好”,看到了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广大农户主动实施的热情。

经我市农机局保耕办协调推进,该做法已经在我市店埠镇西南阁村试点实施。西南阁村书记万太功说,近几年土壤板结厉害,化肥越施越多,碰到去年那种大旱天,麦子都干死了,现在哪有水浇地?莱西市农机局工作人员给我们带来了保护性耕作这项改善地力又抗旱的好技术,我们干嘛不用?老百姓暂时不接受,那我就从自己地里先开始,给村里老少爷们做个实验,我相信国家大力推广的科学种田技术,错不了!

从实地考察的情况看,西南阁村村支书、村委委员、合作社都已自觉在自家地里开始实施冬小麦保护性耕作作业。

西南阁合作社社长为配合村委发动宣传,自费采购免耕播种机,免费给村委每户做一块保护性耕作试验田。“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各方齐心协力的推广,该做法迅速在全村引起强烈反响,随着小麦出苗、分蘖、成长、收获不同生长期的直接对比,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将在村里迅速铺开。同时,莱西市农机局保耕办已经着手在马连庄镇召开新形式的现场培训班,并且随后会在夏格庄镇、姜山镇、院上镇、沽河街道办等镇、办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相继开展培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这种“以点带面”的新培训模式会引发莱西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新一轮高潮。


 

 

其他重要新闻